在溶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这是由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相容引起的。黄疸最常见的病因是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黄疸较重。其他原因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黄疸较轻。这样,一些家长会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发生ABO溶血。事实上,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ABO血型不同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
2。传染性黄疸
传染性黄疸是由病毒感染肝细胞功能损害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黄疸。病毒感染主要是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者,其他感染者则是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比较少见。败血症和黄疸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黄疸的特征是生理性黄疸后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持续性黄疸。
三。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的大多数病例是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这在先天性胆道闭锁更为常见。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同时,大便的颜色逐渐变成淡黄色,甚至是白色的粘土。
四。母乳性黄疸
这是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特殊类型。少数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程度高于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尚不清楚。黄疸的特点是:黄疸在生理性黄疸达到高峰后继续增加,胆红素可达到10-30mg/dl。如果继续母乳喂养,在高水平的状态下,黄疸会在一段时间后慢慢减少。如果停止母乳喂养48小时,胆红素将明显下降50%。如果重复母乳喂养,胆红素会再次升高。
无论原因是什么,病理性黄疸在严重的情况下都可以造成核黄疸。预后差。除了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注重预防,如预防弓形虫和风疹病毒孕期感染,特别是孕期早期感染,预防出生后败血症,并在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黄疸的变化,如有病理性黄疸症状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
新生儿容易患上生理性黄疸,特别是在出生后的4到6天呢,是此类黄疸病症的高峰期,不过生理性黄疸病不严重,对婴儿的影响不大。而另一方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则是又许多原因形成的疾病。值得各位父母注意的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危害严重,应该好好地护理患儿,以免病情加重。那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别有哪些呢?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有哪些? (注:有以下特点的为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很大)
(1)黄疸出现的早,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皮肤血管丰富,易掩盖黄染,我们肉眼看出的轻度黄染,胆红素是5mg/dl以上。)
(2)足月儿总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
(3)黄疸消退的慢,足月儿超过二周,早产儿超过四周。
(4) 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升高>5mg/dl。
以上就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如果您的宝宝有以上两种以上症状,就应该怀疑是否罹患上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该采取措施及早治疗。
拓展阅读:
无论病理性黄疸的起因是什么,当新生病理性黄疸严重的时候,都有可能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爸爸妈妈们要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特点变化,如果发现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点的迹象,就应该尽早送往医院接受诊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289602#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